
加微信【as099055或as011033或as022055或Q号675434346】周末一起玩红中麻将亲友圈一元一分和跑得快,手机app俱乐部里打,亲友圈内结算加不上微信就加QQ:675434346如果添加频繁就换一个加
我坐在石阶上,面前是桂树。是秋夜,飘落的桂花成阵,月很高,凄美.冷清。看到滴滴哒哒像雨的月中桂子,而喜欢半夜烧粥的德明和尚早已不在了,寒露侵衣。 很久都没有享受这样安静的夜了,也很久没有得到过这种漆黑的夜。在城市中似乎从未曾得到这样的黑暗,比如在寝室,哪怕是猝然醒来的零晨三点,外面的路灯仍然寂寞而倔强的对抗着光明。可以说到了城市我就没有享受过真真正正的黑暗,在城市中太多的光亮,所以我找不到纯洁的黑色。在乡村里的上空享受不到了半分光明,记得小时候的家乡还算挺热闹的,不过不知道为什么越长得大,这乡村变越来越冷清。我冥思苦想了许久,觉得约莫有两个原因。一个是小时候对繁华的理解太过于脆弱,比如有上几十号人聚在一起,有那么几个小朋友在玩儿,我就觉得这是天大的繁华。二是村子的物是人非,比如小时候一起玩的那些小朋友,要么出去打工了,要么随父母搬迁了,还有少数的如我在读书,还有少数的如志涛已经死去。现在的农村约莫是这种现状:最大的小孩是15岁,最年青的大人是40岁,到处都搁置着或刚建成的二层小洋房,或如我家这种年久失修的小建筑。 我大约真是个规范意旨的普遍人。 作品的效率之一是集聚点滴体验,用以反应自我,照射大千。要说一部分体验的事越多,活的年纪越大,越对人生有领悟,越对社会有管见,本该都能情之所动,有感而发。偏巧普遍人纵然俯仰天下之间也只能感触一声:人活着真不简单。大概啥也说不出,只能叹口吻拉倒。能写作品的却不一律,少许人生感触郁积少许光阴,就能在纸上或电脑上铺陈出一篇作品,让有这体验却表述不好的人看了衷心敬仰:写的真好!让有这领悟却表白不出的人看了衷心感触,替本人说出了想说却说不出的内心话。窃觉得,写作品也是一种本领,普遍人还真没有这个本领或本领不及以写出文从字顺的作品,就只能给我等吃写作品这口饭的残留一席存在的空间。 我陪着他熬了一个通宵。他告诉我,他喜欢写东东。
